十九世紀末,金相這一名詞獲得了新的意義,且與顯微鏡組織結下了不解之緣,金相顯微鏡也就成為了研究金屬內部組織結構的重要工具。
金相學定義
金相技術:制樣、顯微鏡的使用、組織識別、定量測量及記錄等試驗技術
金相檢驗:對試樣的金相組織作出定性鑒別和定量測量的過程
金相分析:對材料研究中的某種現象、質量控制中某種事件進行廣泛的金相檢驗后,運用金相原理進行綜合分析,得出科學結論
金相學作用
多熱處理工藝的研究:
1 鋼的熱處理是以鋼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相變為依據的,金相技術則是相變研究的重要試驗手段
2 揭示了材料成分、組織與性能之間的內在關系
新材料開發和研制
質量控制
失效分析
事故分析
失效分析以及目的、作用及意義
失效分析就是對失效件的宏觀特征與微觀特征、材質、工藝、理化性能、規定功能、受力狀態及環境因素等進行綜合分析,判明失效模式與原因,提出預防與糾正措施的技術與管理活動。
失效分析目的
確定失效分析的對象,判斷失效件的失效模式,找出引發失效的原因,提出改進或預防措施,防止同類失效事件再次發生,保障裝備的使用安全。
失效分析作用及意義
機械結構失效的主要形式
變形失效
斷裂失效
腐蝕失效
磨損失效
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失效分析的優勢:
失效件損傷特征及位置可借助體視顯微鏡下作進一步的觀察與分析,全面地掌握失效件的宏觀特征(斷裂起源與擴展方向、源區形貌、腐蝕與磨損的深度與顏色、損傷痕跡與特征等),為判斷失效模式提供依據。
金相檢驗是失效分析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,包括宏觀檢驗與微觀檢驗利用光學顯微鏡對失效件的低倍組織、高倍組織、夾雜物及晶粒度等進行檢查分析。
低倍酸蝕檢驗:檢查材料內部偏析、疏松、夾雜、氣孔等缺陷;表面折疊、夾砂、斑疤等缺陷;內裂紋、白點、過燒等;鍛造流線、焊接質量、磨削燒傷等。
顯微組織分析:判斷失效件的熱處理或冷加工工藝是否正常。
分析失效件在工作條件下發生的腐蝕、磨損、氧化和表面加工硬化等。
1. 操作簡單方便,察效率高
2. 樣品制備要求低
3. 可見光的圖像模式
4. 可以滿足很多工業和材料樣品的分析要求
5. 使用成本低,維護簡單,占用空間少
6. 采購成本相對較低
光學顯微鏡鑒別能力
顯微鏡的鑒別能力主要決定于物鏡,物鏡的鑒別能力可分為平面和垂直鑒別能力。
平面鑒別能力:即物鏡的分辨率,指物鏡所具有的將顯微組織中兩物點清晰區分的最小距離d的能力。d即為物鏡的分辨能力(鑒別率)。兩物點間最小距離d愈小,物鏡的分辨能力愈高。
d=λ/2NA
垂直鑒別能力:即物鏡垂直分辨率又稱景深,指物鏡所具有在景深方面能清晰造像的能力,即垂直方面能清晰造像的最大景深深度,深度越大表示垂直鑒別率越大。景深h為:
h=n/(NA)M(0.15~0.30)
由此可見,物鏡的垂直鑒別率與數值孔徑、放大倍數成反比,要提高景深,最好選用數值孔徑小的物鏡或減小孔徑光闌以縮小物鏡的工作孔徑,但這樣就會降低物鏡的分辨能力。所以要調和這一矛盾只能視具體情況而定。